FAQ
1 什麽是「三投三不投」?
「三投」是:
(1)7月民主派初選,要投!
(2)9月立法會大選,要投!
「三不投」是:
在9月立法會大選,任何候選人
(3)不服從初選,不投!
2 爲什麽要支持「三投三不投」?
如果你像我們,也希望民主派在2020年立法會選舉奪取35+議席,議會過半,我們必須經過初選協調,集中票源才有勝算。「三投三不投」鼓勵大家踴躍以選票支持初選獲勝的候選人,亦呼籲大家不要分散票源往未經初選認證的候選人,以免浪費選票。必須大家齊心支持這策略,我們才能光復議會!
3 我支持「三投三不投」,但爲什麽要聯署?
聯署原因,主要在於「三不投」部分。
假設大部分選民同意「三投三不投」理念,大選時,反初選候選人勝算必定極微。但由於我們沒可能説服100%的選民,只要這些候選人參選,總會令某程度的選票流失,造成浪費。
勝負往往是毫厘之差,民主派要35+,負擔不起這種浪費。
但假設大量選民提早表態,宣言不會投票給未經初選認證候選人。這些候選人就會預先得知,自己參選亦毫無勝選,有可能因此放棄參選。我們就能避免以上的選票浪費。
而聯署,就是這「提早表態」。
你的簽名,你的選票,都是强力武器,大家必須善用!
4 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會否偏袒或針對某些政黨或候選人?
本聯署立場是完全對事不對人,不願意初選的絕不支持,願意初選的才會考慮。現階段聯署無意根據眾候選人言談或聲明作出任何評論,讓一衆候選人有時間思考初選的重要性,再而評估是否支持初選。聯署只會在乎每個候選人的實質行動,是否支持、參與、和服從初選。
5 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是否支持臨選前根據民調棄選機制?
本聯署反對臨選前根據民調棄選機制,原因至少有四:
(1)選前民調有誤差性:以往立法會選舉經常有隊伍不肯退選,原因就是民調有1-2%誤差性,但勝負往往只是千分之幾差別,民調的高低難以令人信服。
(2)臨選前退選會引起連鎖反應:大家往往以朱凱迪鄺俊宇這些票王為成功例子,其實他們反而是臨選前才配票的失敗案例。2016年新西因此贏選票輸議席,只拿到4/9,超區也差點失去末席。選民需要時間才可以達到可行的配票策略,臨時在選前更改會引起混亂。
(3)選前棄選人士支持者的票何去何從:選前棄選最大缺點就是難以預測這些游離票歸往何方,這也是引起配票混亂主要原因之一。若初選落選人士早期就已經選擇加入其他隊伍出選,或呼籲自己支持者轉投給另一候選人,再於餘下時間讓機構舉行民調,用以測量「成功過票」的選民大約有多少,這樣選民就能獲得更準確數據,配票時也更得心應手。
(4)訊息傳遞需時:很多選民並不掌握所有即時選舉資訊,往往仍然投票給已棄選人士。例如2016年新西張慧晶於選舉前兩日宣佈退選,但最後仍然獲得2390票,證明選民需要遠遠多於兩日時間去吸收最新選舉資訊。民主派要奪取35+,一定會是一場苦戰,寸土必爭,不能容許如此浪費寶貴選票的行為!
6 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是否支持容許 N+1 或 N+2 繼續出選「跑馬仔」?
本聯署絕對反對容許N+1或N+2繼續出選「跑馬仔」!其實一區有20人參選都不是最壞情況,最差其實正正就是有N+1或N+2旗鼓相當隊伍。2016年新西就是好例子,當時民主派依選票計算,其實只應嘗試爭奪6席,但卻有7-8隊旗鼓相當的隊伍,結果因爲分薄票源而令最後只有4隊當選。容許N+1或N+2繼續出選「跑馬仔」,根本就是在嘗試複製這悲劇,本聯署絕對不能認同!
7 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是否支持容許 N+1 或 N+2 繼續出選作爲「Plan B」?
本聯署原則上支持在N隊以外,另派隊伍作爲「Plan B」,以防DQ或其他突發事件。但前提是必須一開始就清楚列明這些隊伍只是「Plan B」,並長時間地及廣泛地宣傳,在正常情形下,大家不應投票給這些「Plan B」隊伍,以免有選民錯誤地投票給他們。
若任何出選隊伍因被DQ,或因其他突發情況下,不能繼續參選,該隊伍應盡最大能力為其替代的「Plan B」隊伍拉票,以望成功「過票」給該隊。成功例子請參考2019年海怡西區議會選舉:黃之鋒被DQ後,為其「Plan B」林浩波努力拉票,成功地令林浩波當選。
8 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是否支持或反對某特定初選機制?
聯署會依循以下準則來決定是否支持該初選機制:
(3)初選機制會否給予候選人充足時間及曝光率以作其初選競選活動?
9 就算我不簽署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,有其他人簽署不就足夠了嗎?
10 何處獲得更多關於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資訊?
可以在以下網頁/頻道獲得更多聯署資訊:
11 怎樣聯絡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?
以下方式都可以聯絡本聯署:
12 最後,在何處簽署「三投三不投」聯署?
可用以下方式簽署:
- 線上:www.legcopetition.org
-
線下:請留意最新街站資訊